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病因和病理生理】

1896年,病理学家Manasse发现铬盐可使发生于肾上腺髓质的肿瘤细胞染为深棕色,故将其命名为嗜铬细胞瘤(chromaffin tumors)。良性嗜铬细胞瘤多为单发,右侧多于左侧,具完整包膜,大小不一,小至仅镜下可见,大至4kg,但多数直径为3~5cm(重20~100g),圆形或椭圆形,瘤体内可有坏死、出血、囊性变和钙化。起源于交感神经节或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又称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90%的嗜铬细胞瘤为散发性,仅10%为家族性,部分患者为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Ⅱ型、视网膜和中枢神经血 ......

——《内科学(上、下册)》
书名:《内科学(上、下册)》
栏目:内科学(上、下册) > 第七篇 内分泌和代谢疾病 > 第十六章 嗜铬细胞瘤
作者:王吉耀
参编:廖二元,黄从新,华琦,樊代明,姜林娣
页码:992-993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