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第二节 病 原 学

流感嗜血杆菌为革兰阴性小杆菌。在临床标本,特别是用了抗生素患者的标本中,常呈丝状体或多形态。无鞭毛、无芽胞,在20世纪30年代,Margaret Pitt man发现流感嗜血杆菌分为有荚膜和无荚膜两种,她确定了6种荚膜类型(a~f),并且观察到从脑脊液(CSF)和血液中分离出来的均是b型。分离流感嗜血杆菌用巧克力琼脂培养基,流感嗜血杆菌通常不在血液琼脂培养基中生长,因为这种培养基缺乏NAD。研究表明,抗PRP抗体对人体的最低保护水平是0.1μ m/ml,可产生长期保护作用。 ......

——《感染性疾病的免疫预防》
书名:《感染性疾病的免疫预防》
栏目:感染性疾病的免疫预防 > 第二十四章 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及疫苗
作者:迮文远 陈海平 宋继萍
参编:
页码:279-280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