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防治】

本病一般呈进行性加重,发病后存活10~20年,平均15年,少年型者平均8年。死亡年龄为25~56岁,平均44岁,死亡原因常见心功能不全,其次为肺炎等。根据本病有多巴胺活动过度、胆碱能活动受抑制以及脑内γ‐氨基丁酸减少等生化改变,可选用下列治疗方法。1 ﹒对抗多巴胺能药物或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常用的有氟哌啶醇(haloperidol)、氯丙嗪、奋乃静及三氟拉嗪等。4 ﹒神经营养药物常用的有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甲钴胺、吡硫醇、ATP、吡拉西坦等。7 ﹒碳酸锂近年有人采用碳酸锂治疗该病,其作用可能 ......

——《神经遗传病学》
书名:《神经遗传病学》
栏目:神经遗传病学 > 第六章 椎体外系疾病 > 第二节 亨廷顿病
作者:刘焯霖 梁秀龄 张 成
参编:周列民,李洵桦,徐评议,王柠,王一鸣
页码:149
版本: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