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系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搏动节律和(或)频率异常。绝大多数抗心律失常药(antiarrhythmic)是通过影响心肌细胞膜的不同离子通道,改变心肌的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动作电位时程、不应期等电生理特性,发挥作用。显然,上述作用过度,必然产生新的心律失常,即致心律失常作用(proarrhythmia)。因此,这类药物大多安全范围窄。原型药和有活性的N‐乙酰普鲁卡因胺总浓度,并有分别检测两种物质的免疫法试剂盒* *每日一剂,达稳态后某次用药后24h取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