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第一节 烧伤STF成分分析

于伤后第3天水肿高峰期,用16号针头于无菌条件下穿刺烧伤创面至深筋膜浅层即可见水肿液缓慢滴出,或以注射器轻轻抽吸,即可获得足够用于化验检查的水肿液[ 1,2 ]。观察对象为16例无全身性感染和严重毒血症的烧伤患者。平均烧伤总面积为67.6%±22.22%。结果显示:STF成分与血浆成分相同,但其含量的多少与分子量大小有密切关系。电解质及小分子物质,易通过毛细血管壁,其含量与血浆含量接近,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 > 0 ﹒。 ......

——《中华烧伤医学》
书名:《中华烧伤医学》
栏目:中华烧伤医学 > 第六篇 烧伤内脏并发症 > 专题四 烧伤痂下水肿液与早期感染和脏器损害的关系
作者:杨宗城
参编:杨宗城,郭振荣,夏照帆,肖光夏,许伟石
页码:534-53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