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访的目的包括几个方面:评价CRT术后的疗效;进行CRT的优化,包括AV间期及VV间期的优化;监测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优化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相关的健康教育等。 症状和体征:完整的病史采集,全面的体格检查,并进行CRT置入前后的比较,以评估心功能是否有改善。 抗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近年来进展显著,尤其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等可使心力衰竭的死亡率降低,对于有CRT适应证的患者术前常存在室内传导阻滞而限制了部分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在CRT术后需重新进行抗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