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代Bricker发表了回肠膀胱术,故称Bricker术,不久又有乙状结肠膀胱术用于须做尿流改道的小儿如神经原性膀胱患儿。这些非可控性尿流改道术后并发症有代谢紊乱,造瘘口狭窄,反复发作的肾盂肾炎及发生肿瘤。患儿的生长发育也受到影响。1970年代的外科医生应用各段胃肠道建立可控性贮尿囊。这些新贮尿囊提供可控性,并使尿粪分开。Lapides普及清洁间歇导尿(clean 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CIC),使可控性不用通过自行排尿解决。虽然目前有很多类型贮尿囊,但仍须根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