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辅助检查]一、癫痫样放电的产生

神经元是通过膜电位的改变来传递信息的。神经元兴奋时,膜电位迅速去极化到+ 20~+ 40mV,形成可传播的动作电位。随后又很快复极化到原来的静息电位水平,构成动作电位的快速下降支。在动作电位恢复到静息电位前后有一些小的电位波动,形成负后电位和正后电位。当癫痫起步神经元募集周围足够多的神经元形成群发的同步活动,则可形成一个大的去极化电位,称为阵发性去极化漂移(paroxysmal depolarizing shift,PDS),引起高度同步化的动作电位暴发,形成脑电图记录到的发作间期棘波或尖波等癫痫样放电。 ......

——《临床脑电图学》
书名:《临床脑电图学》
栏目:临床脑电图学 > 下篇 > 第十二章 癫痫的脑电图概述 > 第一节 癫痫样放电的产生机制
作者:刘晓燕
参编:
页码:227-228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4-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