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述,50~60年代设计的完全限制性假体,由于只允许膝关节单一平面上的活动,因而不符合正常膝关节的生物力学,常导致假体‐骨水泥‐骨组织界面应力异常集中,术后失败率高,易出现感染、假体松动断裂、骨折等并发症。因此进入70年代,对铰链式假体作了一些设计上的改进,在维持铰链式假体良好的内在稳定性基础上,抛弃了单轴铰链结构,改用连结式结构,使得假体具有一定范围内的多轴向活动能力,这样更符合人体解剖要求。股骨髁这种“凸轮”结构使得伸膝过程中,股骨髁与胫骨平台接触面积逐渐增大,完全伸膝时,较为平坦的髁前方与平台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