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病因病机】

本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异常疾病,但其铜代谢异常的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较为公认的是:胆道排泄减少、铜蓝蛋白合成障碍、溶酶体缺陷和金属巯蛋白基因或调节基因异常等学说。健康人是由首先构成的未分化的铜蓝蛋白D,在肝脏内经肽酶将部分D转变为C部分,后者再与D共同构成铜蓝蛋白,而WD患者仅有铜蓝蛋白D而几乎没有C部分,造成铜蓝蛋白合成障碍,使铜离子只能与白蛋白等疏松结合,弥散地沉积在全身各内脏尤其是肝脏和脑组织内。期a(铜饱和释放期):约5~10岁,游离铜在肝内蓄积达饱和状态,使肝组织大量坏死,同时 ......

——《内科多发病中西医综合治疗》
书名:《内科多发病中西医综合治疗》
栏目:内科多发病中西医综合治疗 > 第八篇 神经系统疾病 > 第十三章 肝豆状核变性
作者:单兆伟 刘沈林 黄 峻
参编:沈洪,陆为民,王钢,孔祥清,李大卓
页码:733-734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