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届国际骨质硬化症研讨会议上,根据临床表现和基因分型,将骨质硬化症分为以下四型(表3‐4‐。根据影像学和临床表现,可分为Ⅰ、Ⅱ两种亚型。主要表现为颅骨、脊椎和骨盆硬化,但骨小梁的重建基本正常,骨的强度正常或增加,骨折少见。临床表现较轻。由于脊椎椎体上下部的硬化更为明显,故可形成“三明治”样外观,而髂骨又可形成“骨中骨”外观。临床表现介于婴幼儿恶性型和成人良性型之间。生存期较长,本型有肾小管酸中毒、脑钙化、智力下降、小脑畸形和牙咬合不全等特殊临床表现。骨重建缺乏,骨结构紊乱,表现为骨皮质增厚和干骺端漏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