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尽管对IC的认识已有一个世纪,但对IC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根据目前的研究进展,大致有以下几种假说。肥大细胞多聚集于神经周围,在急性应激状态下,肥大细胞活化并脱颗粒,释放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如组胺、细胞因子、前列腺素、胰蛋白酶等,可引起严重的炎症反应。膀胱黏膜屏障损害后上皮细胞功能紊乱,渗透性改变,结果尿中潜在的毒性物质进入膀胱肌肉中,使感觉神经去极化,引起尿频,尿急等临床症状。这种潜在的毒性物质中主要是钾离子,钾离子并不损伤或渗透正常尿路上皮,但对膀胱肌层有毒性作用。IC患者尿液中有特殊的毒性物质对膀胱 ......

——《实用泌尿外科学》
书名:《实用泌尿外科学》
栏目:实用泌尿外科学 > 第五篇 膀胱疾病 > 第三十二章 膀胱炎症 > 第一节 间质性膀胱炎
作者:那彦群 郭震华
参编:
页码:301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