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第六章 立克次体感染

立克次体病(Rickettsia)是一类威胁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病。立克次体是革兰阴性胞内寄生菌,生物学特征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在动物宿主包括啮齿动物如鼠类和家畜等贮存宿主体内繁殖,传播途径主要是由节肢动物蜱、螨、蚤、虱等媒介的叮咬或暴露,以及气溶胶方式进行传播。无论传统立克次体病还是新发立克次体病,其临床共同特点主要是不明原因高热(≥ 38℃)、头痛、肌肉酸痛、皮疹、粒细胞小板减少,一般抗病毒药及抗生素治疗无效,而对多西环素、四环素、氯霉素等敏感。下面主要介绍传统的立克次体,如斑疹伤寒、恙虫病、Q热。 ......

——《临床儿科学》
书名:《临床儿科学》
栏目:临床儿科学 > 第七篇 感染性疾病
作者:沈晓明 桂永浩
参编:许积德,朱启镕,申昆玲,朱建幸,邬惊雷
页码:326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