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二、腮腺导管颊粘膜瓣成形术

腮腺导管受伤后所遗留的导管太短(如咬肌部位的腮腺导管瘘),导管移位有困难者,可利用颊粘膜形成新的导管。切口的前端应超过咬肌前缘前方1cm,游离腮腺导管后切除瘘管口的皮肤。3 ﹒形成颊粘膜瓣:在同侧口腔颊粘膜上作一舌形粘膜组织瓣,宽约0.5~0.8cm。如需要形成一较长的粘膜瓣,则粘膜瓣的尖端可达到翼下颌皱襞附近。4 ﹒在粘膜瓣蒂部深面相当于咬肌前缘处,作一垂直的小切口,穿通其间的颊部组织,再将粘膜瓣所形成的新导管由此孔牵至面部创口。在腮腺导管近心端接上塑料管,使其另一端插入粘膜瓣所形成的新导管而通向口内。 ......

——《涎腺疾病》
书名:《涎腺疾病》
栏目:涎腺疾病 > 第十章 涎腺的外科手术 > 第八节 腮腺导管成形术
作者:马大权
参编:
页码:300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3-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