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概述]一、微生物学特性

EHEC根据其毒力性质、对肠黏膜的作用、血清型、临床表现与流行病学特征,国际上将致腹泻性大肠埃希菌分为五类: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nteropathogenic E ﹒ coli,EPEC)、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nterotoxigenic E ﹒ coli。B亚单位与肠壁细胞表面的糖脂质球丙糖酰基鞘氨醇(globotriaosyl ceramide,GB3)结合,具有毒性活性的A亚单位进入细胞并依RNA N‐糖苷酶活性灭活60S核糖体,使60S核糖体不能完成肽链的延长过程从而终止蛋白质的合成,导致出现 ......

——《新发感染病及其临床对策》
书名:《新发感染病及其临床对策》
栏目:新发感染病及其临床对策 > 第2章 各 论 > 第24节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感染
作者:揭盛华
参编:贺永文,徐新献,蔡皓东,蔡淑清,韩春荣
页码:174-17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