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例]十九、造釉细胞瘤

患者男性,28岁。主因右胫骨造釉细胞瘤术后1年半,4个月来局部再次出现包块就诊。骨骼其余部位放射性分布未见异常。好发部位为胫骨骨干,病变通常局限于胫骨的中下1/3,但是在尺骨、腓骨、股骨、桡骨和肱骨亦有报道。在晚期病例,肿瘤破坏广泛可使骨骼变粗、畸形,肿瘤也可侵入软组织,形成软组织包块。造釉细胞瘤在骨扫描上一般表现为放射性不均匀增高,范围一般不超过骨骼的形态,沿骨骼的走行发展,且浓集程度较骨肉瘤等病变低。骨扫描对造釉细胞瘤的定性诊断意义不大,但却可以提示病变成骨的活跃程度,发现多发病灶,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 ......

——《骨科疾病核医学诊断图集》
书名:《骨科疾病核医学诊断图集》
栏目:骨科疾病核医学诊断图集 > 第三章 肿瘤性疾病 > 第一节 原发性骨肿瘤
作者:彭京京
参编:
页码:80-81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