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一、创伤性休克的发生机制和病理生理

机体遭受严重创伤后,发生血容量减少的常见原因是:1 ﹒机体重要的实质性脏器或大血管的损伤,引起大量失血或血浆外渗,而又未能及时纠正。该期的主要发生机制与下列因素有关:长期的缺血和缺氧引起组织氧分压下降, CO2和乳酸堆积,发生酸中毒。早期由于机体的代偿,冠状动脉的血流量能够维持,因此心泵功能一般不受到显著影响,但随着休克的发展,动脉血压的进行性下降,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心肌缺氧,再加上缺氧和酸中毒、高钾血症与心肌抑制因子的作用等,心泵功能发生障碍,可发生心力衰竭。主要是指在严重创伤、感染、休克或复苏后, ......

——《骨与关节损伤》
书名:《骨与关节损伤》
栏目:骨与关节损伤 > 上篇 总论 > 第二十章 创伤早期常见的并发症 > 第一节 创伤性休克
作者:王亦璁
参编:刘沂,姜保国,王亦璁,王澍寰,方绍孟
页码:576-579
版本:4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