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许多代谢产物不能正常排出体外而在体内蓄积而成为尿毒素,尤其是分子量在1300~3400D间所谓“中分子物质”。尿毒素在胃肠经细菌分解,产生氨、二甲基胺及甲基尿素等物质,刺激胃黏膜,而引起食欲缺乏、腹泻等症状,使蛋白质和能量摄入不足,患者长期处于负氮平衡,在小儿如不能及时纠正,会出现发育障碍,在成人易导致营养不良发生。但随着肾小球滤过率进一步下降,为维持正常或接近于正常血钙、磷水平,势必不断增加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导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起肾性骨病、周围神经病变、皮肤瘙痒和转移性钙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