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止血机制包括有完整的血管壁系统及功能正常,足够的血小板数量和功能正常,以及凝血、抗凝血功能的动态平衡。当血管受损发生出血时,首先是血管止血期,即血管收缩,血管壁创口缩小,使血流减慢,出血减少,此期仅需数秒至20秒,即进入血小板止血期,由于血管内皮下弹性蛋白、胶原的暴露,血小板黏附在血管损伤的部位并被激活(如V WF就是一个大分子糖蛋白,存在于血浆及内皮下组织。由于血小板将其自身和吸附在表面的大量凝血因子释放以及血管损伤部位暴露的胶原组织激活了血浆中的凝血因子,从而活化了凝血过程,在伤口处形成凝血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