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诊断](七)溶血性贫血的诊断

溶血性贫血的诊断可分两步进行。首先确定是否为溶血性贫血,然后确定是哪一种溶血性贫血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确定溶血性贫血后尚需根据病史、查体、外周血细胞参数分析及血涂片形态观察,结合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进行过筛分析,将患者分为五类,然后再根据不同类别中患者个体情况选择进行适当检测方法,得出结论,并最终明确诊断。家族中如发现有同样疾病患者有助于诊断,但家族史阴性并不排除本病的诊断。丙酮酸激酶活性测定、G6PD酶活性测定、嘧啶5 ’核苷酸酶测定,如活性降低至正常以下,可确诊为相应红细胞酶缺乏。 ......

——《血液病学》
书名:《血液病学》
栏目:血液病学 > 第一章 贫 血 > 第四节 溶血性贫血 > 一、理论概要
作者:黄晓军
参编:赵永强,王建祥,马军,马明信,王建祥
页码:37-39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