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临床表现]3 临床表现

病史和体格检查可提供用药的重要线索,最重要的是与用药有关的短暂的发病过程。识别出特异的肝毒性危险因子和药物高敏性的全身特征,发现发热、皮疹、黏膜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管炎、骨髓抑制、肾功能衰竭、局灶性肺炎、胰腺炎等,有助于诊断。一般药物性肝损害的潜伏期为2~8周,但如为异烟肼和丹曲林常为6~20周或更长,有时肝损害可在停药后变得更明显。较少见的例如阿维A酯、胺腆酮和酮康唑等,肝毒性严重,临床恢复可延迟数月。需与药物性脂肪性肝病相鉴别的是非药物因素引起的脂肪性肝病,如肥胖酗酒、糖尿病等,根据用药史的询问和 ......

——《脂肪性肝病》
书名:《脂肪性肝病》
栏目:脂肪性肝病 > 第二篇 临床各论 > 第十一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 第6节 药物与脂肪性肝病
作者:范建高 曾民德
参编:邹大进,曾民德,范建高,陆元善,陆伦根
页码:240-241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4-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