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二、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

位于脑底Willis动脉环周围的颅内动脉瘤破裂常导致广泛的SAH,流入蛛网膜下腔的血液及其降解产物是导致CVS的最主要原因。CVS的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多与蛛网膜下腔积血的多少密切相关。颅脑损伤、颅脑手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过程中,对血管的损伤、挤压和牵拉、血管内操作中的机械刺激、造影剂等化学物质以及手术中出血流入蛛网膜下腔等因素也可导致CVS。CVS和DCI的病理生理机制并不是十分清楚,CVS的病理生理机制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血液及手术器械对血管壁的机械性刺激。典型的迟发性CVS多在SAH后第3~5天开始出 ......

——《神经外科重症监测与治疗》
书名:《神经外科重症监测与治疗》
栏目:神经外科重症监测与治疗 > 第十八章 蛛网膜下腔出血 > 第四节 脑血管痉挛和迟发脑缺血的防治
作者:周建新
参编:蔡业华,陈文劲,高亮,高国一,江基尧
页码:268-269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4-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