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理生理]第三节 医源性因素的影响

图35‐3‐2四组动物术前与术后34周上下位X线片上A、B、C金属标记点重叠图。3 ﹒唇裂修复术唇裂修复术后恢复了口轮匝肌的连续性,使健、患侧上颌骨段均有一定程度的中线复位作用,减少了牙槽突与腭部的裂隙宽度,并改善了鼻中隔软骨的偏曲程度和患侧鼻翼的过度外展畸形。我们发现,对唇裂或唇裂伴牙槽突裂而言,这种影响作用明显轻于唇裂伴腭裂的患者,影响作用可以仅局限于前牙牙槽突和前鼻嵴等,如引起前牙扭转、出现切、前颌骨后退、鼻中隔扭曲等。唇裂若同时伴有腭裂,唇裂修复术后,对上颌骨生长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上颌骨前后向发 ......

——《中华口腔科学(上、中、下卷)》
书名:《中华口腔科学(上、中、下卷)》
栏目:中华口腔科学(上、中、下卷) > 第三十五篇 先天性唇裂、腭裂与面裂 > 第三章 唇腭裂上颌骨的生长变化
作者:王翰章
参编:曹荣桂,朱希涛,张锡泽,郑麟蕃,徐君伍
页码:3294-329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1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