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痹者,愁忧思喜怒过多,则气结于上,久而不消则伤肺,肺伤则生气渐衰,则邪愈胜。肺主一身之气,情志抑郁或过亢,皆可致脏腑过用越时,气机不畅,从而发生痹证。中藏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虽然在理论上提出了七情刺激可以引起“气痹”,但无验案和方证记载,只原则上提出了“宜节忧思以养气,慎喜怒以全真,此最为良法”。吴氏是继汉·华佗首倡暑邪致痹之后的又一位医家,他不但从理论上发展了这一认识,而且在临床上付诸实践,总结暑湿痹、湿热痹、湿痹的辨证论治经验,促进了痹病专科理论更加全面、完善地向前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