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Bunzow等和Fukuda等发现了一种新型阿片类受体,属G蛋白偶联受体,但其与众多阿片受体特异性配体亲和力很低,不能结合非选择性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故称其为阿片样受体ORL1。1995年Meunier等和Reinscheid分别从大鼠和猪脑组织中发现了该受体内源性配体,分别称为痛敏素和OFQ。已证明阿片类耐受性与依赖性机制中,cAMP形成的抑制是阿片类药物镇痛作用的基础,而部分受到抑制的前列腺素E2-cAMP的代偿性增多,可能造成耐受性和依赖性。吗啡耐受形成中痛敏现象的出现,可能与一些阿片戒断反应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