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速览]第四节 消化系统感染抗菌药物治疗

肠道感染泛指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通过侵袭肠黏膜或分泌肠毒素引起的胃肠道分泌、消化、吸收和运动障碍,表现为腹泻,即粪便性状的改变或伴有不正常成分如黏液、脓血等,便次一日3次或3次以上,多伴有腹痛、恶心、呕吐等肠道症状。其中细菌性痢疾在我国北京地区约占肠道感染的60%,为本节讨论重点。细菌性痢疾(bacilary dysentery)是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可伴有全身毒血症症状。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ETEC):肠毒素致肠黏膜分泌过量导致腹泻,临床表现水样腹泻,少发热,无里急后重,易导致营养不良,应给予及时补液和对症治疗。根据病情可选用肠道微生态制剂调节肠道菌群。

……
——《临床抗感染药物治疗学》
书名:《临床抗感染药物治疗学》
栏目:临床抗感染药物治疗学 > 下 篇 > 第二十章 临床常见感染性疾病特点与抗菌药物治疗
作者:王 睿
参编:牟善初,朱元珏,陈良安,郭代红,刘又宁
页码:1033-1037
版本:1
出版时间:2005-1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