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类药物因为具有广谱、高效及良好的生物利用度和安全性特点,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尤其是三唑类氟康唑,它通过抑制14 α‐去甲基化酶,抑制真菌细胞膜的主要成分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而发挥作用,但是耐药现象十分严重。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涉及多种机制:编码靶酶的基因(ERG16)突变或过度表达,药物外排泵(即膜转运蛋白)基因(CDR1、CDR2、MDR1)过度表达及生物膜的形成等。在对咪唑类敏感及去除CDR1基因的白色念珠菌CAI14中,提取并检测耐氟康唑突变子(FL3)的表达,结果发现FL3对氟康唑的耐药性是去除CDR1基因的白色念珠菌株CAI14的500倍,是CAI14的250倍,且CDR1的m RNA在FL3的量是CAI14的8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