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二、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此类药物特点是截断肿瘤信号传导机制,从而选择性地遏制肿瘤细胞自分泌或者旁分泌的信号传导通路,破坏其自身调控性机制,一方面阻断其生长和增强因子,另一方面促进其分化和凋亡。在许多肿瘤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中都有PT K活性的异常升高,因此PT K抑制剂成为重要的抗肿瘤药。目前临床中较为使用广泛的为单克隆抗体类PT K抑制剂,小分子激酶抑制剂如拉帕替尼目前还需要临床进一步观察明确。此类药物有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伊马替尼(imatinib)、吉非替尼(Gefitinib)和厄洛替尼(erlotinib)等。不良反应:有轻度恶心(50%~60%)、呕吐、腹泻、肌痛及肌痉挛,这些不良事件均容易处理。

……
——《临床药学理论与实践》
书名:《临床药学理论与实践》
栏目:临床药学理论与实践 > 第一部分 理论篇 > 第十章 抗肿瘤药物应用进展 > 第三节 新作用靶点药物
作者:蔡卫民 吕迁洲
参编:吴永佩,李宏建,王育琴,张幸国,屈建
页码:273
版本:1
出版时间:2011-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