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ieger在创建SAD大鼠模型时,采用尾部容积测压法和急性股动脉插管测压法测得大鼠SAD慢性期血压升高,由此把它作为神经源性高血压模型[ 3 ]。直到1981年Norman等[ 23 ]采用血压连续监测技术,观察到大鼠SAD慢性期24小时血压的平均值无增高,而是血压波动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加大了,即血压变得不稳定了。由此看来,SAD大鼠不宜作为神经源性高血压模型,而可以作为BPV升高模型。另外,呼吸改变引起的心输出量改变也可能参与SAD大鼠血压不稳定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