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卡因胺属Ⅰ a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其电生理作用与奎尼丁相似,但兴奋迷走神经的作用较弱。降低心房、希浦系、心室肌以及房室结的传导速度,通过升高阈值而降低心房肌、浦肯野纤维、乳头肌和心室肌的兴奋性,延长ERP及抑制舒张期自动化除极,降低自律性。对心肌收缩性的抑制作用较弱,可轻度降低心输出量。间接的抗胆碱作用比奎尼丁弱,小量可加速房室传导,用量偏大时则直接抑制房室传导。其主要代谢产物N‐乙酰普鲁卡因胺(NAPA)具有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理活性,延长心房肌和心室肌的APD和ERP,并延长QT间期。本品与慢心律合用时会有协同作用,与胺碘酮及西咪替丁合用时清除率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