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胞裂外排学说认为,动作电位到达神经末梢时电压门控性钙通道开放,导致Ca2 +内流,囊泡膜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然而,近年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发现,神经递质的释放属于从酵母菌到哺乳类普遍存在的膜运输过程(membrane trafficking),而SNARE复合体是介导此类过程的共同的分子机制。神经递质释放的分子机制包含以下步骤:囊泡运至突触前膜活性区(active zone),囊泡相关膜蛋白VAMP与突触前膜(syntaxin)、SNAP‐25配对连接,构成稳定的SNARE复合体,此过程称为“对接”(docking)。神经递质释放过程:VAMP与syntaxin、SNAP‐25配对连接形成稳定的SNARE复合体(对接),导致囊泡膜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囊泡内神经递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