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三、给药途径选择

蛋白类药通常是注射给药。最常见的给药途径是皮下注射,蛋白类药半衰期一般均较短,皮下注射吸收速度慢,可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分子量> 1 ﹒ 6万道尔顿或易于聚合的药物,主要经淋巴途径吸收,吸收较慢,途经酶的降解,使生物利用度降低。低分子量蛋白主要经毛细血管吸收,吸收速度快,生物利用度较高。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分子量> 2万道尔顿的rhCNTF及其变构体,皮下注射生物利用度为10%左中,而小分子量的重组胸腺肽α或人工合成胸腺肽α(分子量为3108道尔顿)皮下注射的生物利用度> 90%,这种现象可能和药物的吸收途径有关。根据不同的生物技术药物的特性,开阔思路研究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法,为证明其特别的药效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生物技术药物安全性评价》
书名:《生物技术药物安全性评价》
栏目:生物技术药物安全性评价 > 第五章 生物技术药物生物学活性研究Chapter5 Research on the biological activity of biotechnology pharmaceuticals > 第三节 生物技术药物药效学
作者:王军志
参编:
页码:80-81
版本:1
出版时间:2008-03-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