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五、内源性活性物质变化[9,10]

内源性生物活性物质是机体内天然存在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物质,可以是小分子化学物质,也可能是糖类、肽类和蛋白质等。生理条件下,参与调节心脏功能的内源性活性物质除来自神经(如肾上腺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P物质)外,心脏本身也可以合成与释放多种内源性活性物质(心房利尿钠肽、血管紧张素Ⅱ、一氧化氮、腺苷),以自分泌/旁分泌的形式参与心功能的调节。随着研究的进展,将会发现更多的与心肌缺血密切相关的mi RNAs,其病理生理学意义也会被逐步阐明。

……
——《心血管药理学》
书名:《心血管药理学》
栏目:心血管药理学 > 第十九章 抗心肌缺血药 > 第一节 心肌缺血的病理生理特点
作者:苏定冯 陈丰原
参编:缪朝玉,陈丰原,陈鲁原,段大跃,关永源
页码:403-404
版本:4
出版时间:2011-03-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