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沙坦为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动物生殖试验发现,给妊娠大鼠应用3倍人最大推荐剂量的氯沙坦,出现胎仔和新生鼠体重降低、发育迟缓、死亡和肾毒性,这些副作用是由于妊娠晚期和哺乳期用药所致。较新的研究发现,氯沙坦在胎盘中的浓度要比乳汁中高的多,说明肾毒性为药物通过胎盘引起。24倍人最大推荐剂量的氯沙坦降低大鼠受精卵着床,剂量减半时无影响。临床资料显示氯沙坦可引起胎儿发育迟缓、流产、死胎。氯沙坦的作用原理(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AT 1受体)与ACE抑制剂(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很相似,所以在孕期第4~6个月和第7~9个月使用氯沙坦引起的致畸作用和胎儿毒性与ACE抑制剂很相似(参见卡托普利和依那普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