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血药通过干扰凝血过程中某一或某些凝血因子而产生抗凝作用。较常见的抗凝血药过量或中毒主要是阻止纤维蛋白形成的药物,如肝素和香豆素类抗凝血药。抗凝血药中毒须用其拮抗药或止血药(促凝血药)解救。维生素K 1静脉或肌内注射作用迅速,维持时间较长,是香豆素类抗凝血药或抗凝血杀鼠药中毒的特殊解毒药。鱼精蛋白为强碱性蛋白质,带大量正电荷,可中和肝素,形成鱼精蛋白‐肝素复合物,使肝素失去抗凝作用。抗纤维蛋白溶解药氨基己酸类,如氨甲苯酸(p‐amin omethylbenzoicacid)、凝血酸(transamicacid)等,抑制内源性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从而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达到拮抗链激酶、尿激酶等的抗凝血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