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Zamecnik等[ 1 ]开创了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理,设计反义寡核苷酸以用于基因治疗的研究。相当时间内,反义治疗成为研究领域的热点。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反义寡核苷酸的易降解及杂交结合力不强。所以,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找寻一种强有力的核苷酸替代物质。这种物质既要有强大的杂交亲和力及抗核酸酶能力,又必须对人体没有毒性[ 2 ]。已经有很多关于各种核苷酸类似物被用于反义研究的报道,如硫代磷酸寡核苷酸、甲基化寡核苷酸、肽核酸(PNA)等。由于对LNA的研究需要质谱、圆二色性谱等技术鉴定,其合成成本也相对较高,所以要想广泛使用尚需在技术方面的革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