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二、核素标记法

以Fick的分配原理与Kety的血液与组织之间惰性气体交换的理论为基础,应用放射性核素做示踪物,通过测定不同脑组织中的核素含量及核素标记物在动脉血中的浓度变化过程来推算局部脑血流量(r CBF,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常用的核素标记物有[ 14C ]‐碘化安替比林([ 14C ]‐iodoantipyrine,IAP)和核素标记的放射性微球,如51Cr微球等。下面介绍采用[ 14C ] IAP的放射自显影法。本方法具有准确、灵敏度高、实验周期短、简便等特点,并且可以测定不同部位的血流量。但缺点为只能测定瞬时的血流量,不能动态连续测定。

……
——《药理实验方法学》
书名:《药理实验方法学》
栏目:药理实验方法学 > 第八篇 循环系统药物的药理实验方法 > 第三十章 脑缺血和脑血流实验方法 > 第四节 脑血流测定法
作者:魏伟 吴希美 李元建
参编:王广基,吴希美,吴春福,张永祥,李元建
页码:1009
版本:4
出版时间:2010-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