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炔诺酮之后,人们又合成了异炔诺酮(Norethyno‐drel,26)它的黄体激素样活性比炔诺酮低20倍,抑制排卵作用也比炔诺酮差25%,但能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释放而引起不育[ 116 ]。双醋炔诺醇抑制排卵作用比异炔诺酮强5倍,醋炔诺酮比炔诺酮强2~3倍,它们都是临床采用的口服避孕药。鉴于许多甾体分子中引入7α甲基后活性显著增加,人们在炔诺酮与18甲基炔诺酮的类似衍生物中发现7 α‐甲基炔诺酮(U‐13851,36)兼具雌激素样与黄体激素样的活性、可用作每周一次的避孕药[ 1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