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安慰剂对照的双盲对照试验已证实氟西汀治疗抑郁障碍的疗效要优于安慰剂,与基线比较,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 MD)评分的减分最早从治疗后第2周即可获得统计学差异性,但SSRIs 的有效率和起效时间的差异性十分显著,分别有10~42天起效的报道。 氯米帕明(clomipramine)作为一种5‐HT 和NE 双重再摄取抑制剂,相对于地昔帕明,有着更为强烈的5‐HT 受体特异性,近30年来的临床实践已证明能有效减轻强迫症状,从而也确立了强迫障碍(OCD)的5‐HT 病因学假设的支持性依据。也有研究认为,5‐HT 系统的高敏感性也是抗抑郁药治疗OCD 的理论依据,长期使用SSRIs 治疗后所引起的5‐HT 受体下调可作为临床疗效的一种可能解释。 由于OCD 是一种慢性精神障碍,长期持续的氟西汀治疗十分必要,一些OCD 患者在SSRIs 治疗后,症状仅获轻~中度改善,也引出了诸多的增效措施,包括加用色氨酸、芬氟拉明、锂盐、丁螺环酮、曲唑酮或某种抗精神病药等方法。以后的研究又发现不伴抑郁的贪食障碍患者的血小板5‐HT 摄取速度明显较快,而在脑脊液5‐HI A A 与临床症状严重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调节5‐HT 作用的治疗药物更为贪食障碍的5‐HT 假说提供了许多支持性证据,至少具有一定程度5‐HT 摄取抑制作用的药物才会有效缓解贪食症状。在1 项为期1年氟西汀合并行为治疗的长期研究中发现,这种合并治疗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用氟西汀或单一行为治疗,但在剂量方面尚未完全明确,有必要以低剂量(10mg/d)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以临床疗效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