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尿剂主要通过影响肾小管的再吸收和分泌,促进体内电解质(以Na +为主)和水分的排出从而达到利尿作用。其具体作用机制因各种药物的作用部位、化学结构不同而异。大体上有以下几种:1 ﹒袢利尿剂。由于Cl -的重吸收被阻断,Na +的重吸收随之受到抑制,肾小管腔内溶质浓度增高。其作用机制有两种形式:①通过抑制远端肾小管对Na +的重吸收和K +的分泌而起作用,故有保钾排钠的功能,如氨苯蝶啶。主要是碳酸酐酶抑制剂,如乙酰唑胺,它可抑制近曲小管碳酸酐酶的活性,使H +分泌减少,H +‐Na +交换不完全,Na +排出增加,随Na +的排泄HCO - 3的排泄也增多,从而发挥利尿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