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尼丁可能是最早用于临床的抗心律失常药物。1914年Wenkebach首先发现奎宁生物碱有抗心律失常作用,1918年Frey发现奎尼丁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比奎宁更强,并开始用于治疗各种心律失常。本品为金鸡纳皮所含的生物碱,奎宁的旋光异构体,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属Ⅰ A类。老一代的心脏病医生往往还喜欢使用奎尼丁,这可能由于长期用药的习惯,也算是一种“奎尼丁情结”吧。笔者认为,对一些顽固性心律失常,选择性使用奎尼丁治疗还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