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二、β-内酰胺类

抗菌作用机制为:作用于细菌胞浆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 PBPs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同时借助细菌的自溶酶溶解而产生抗菌作用。与大量的β-内酰胺酶迅速、牢固结合,使其停留于胞膜外间隙中,因而不能进入靶位( PBPs )发生抗菌作用,称为牵制机制.PBPs靶蛋白与抗生素亲和力降低、PBPs增多或产生新的PBPs均可使抗生素失去抗菌作用.耐酶青霉素:耐酶、耐酸(甲氧西林除外) ,但抗菌作用不及青霉素G 。氨苄西林对G -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但对绿脓杆菌无效。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第一代头孢菌素对G +菌抗菌作用较。具有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相似的抗菌谱广和抗菌作用强的特点。单环β-内酰胺类:氨曲南对G -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对G +菌、厌氧菌作用弱,耐酶、低毒。

……
——《2015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
书名:《2015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
栏目:2015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 > 第二篇 相关专业知识 > 第三章 药理基础 > 第八节 抗菌药物
作者: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编写
参编:
页码:170-172
版本:1
出版时间:2014-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