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第九节 苯二氮类

1959年第一个苯二氮类药物氯氮(clorazepate,利眠宁)获得专利,1960年开始在美国使用。它是被FDA 批准的用于疼痛障碍治疗的第一个苯二氮类药物,以后,氯硝西泮(clonazepam)和其他高效的苯二氮类药物陆续被美国FDA 批准用于疼痛障碍的治疗。目前,世界各国究竟有多少种BDZs 在使用和销售尚无法统计,但常用的也不过三十余种,现在世界各国广泛应用于临床,存在有滥用的趋向。尽管已公开告诫和众所周知的成瘾等问题,但最近几年,在美国还是成为最广泛使用的精神药物,比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或者情绪稳定剂更为常用。 20 世纪60~80年代,精神科医生、私人开业医生和内科医生广泛使用苯二氮类药物治疗病理性焦虑,特别是当内科医生了解到苯二氮类药物比以往的抗焦虑药物更安全和有效(如巴比妥类和甲丙氨酯)时,使用就更广泛。然而,到20 世纪90年代,SSRIs 开始取代苯二氮类药物的使用增长,被临床医生作为首选的抗焦虑药物。 尽管存在上述缺点,但在患者接受治疗的初期,SSRIs 尚未起效或者部分起效时,苯二氮类药物还常被作为SSRIs 的辅助治疗药物。最近几年,短半衰期的苯二氮类药物逐渐替代了其他药物,苯二氮类催眠药的使用仍保持相当稳定的水平。

……
——《精神药理学》
书名:《精神药理学》
栏目:精神药理学 > 第三篇 精神药物的分类和药理学原理 > 第二章 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
作者:江开达
参编:江开达,李晓白,司天梅,崔东红,方贻儒
页码:482
版本:1
出版时间:2007-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