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临床表现]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颅内压增高使脑膜、血管及脑神经受到牵拉及炎性变化刺激神经而致头痛。开始时为阵发性,以后发展为持续性,以前额及双颞侧为主,轻重不等,常于咳嗽、打喷嚏、用力大便、弯腰或起立时加重。婴幼儿常不能自述头痛,多表现为烦躁不安、尖声哭叫,甚至拍打头部。有时因耳蜗前庭神经受压引起耳鸣和眩晕。婴儿因前囟未闭和颅骨缝裂开,可部分缓解颅内高压,故头痛多不如成人严重。虞佩兰提出小儿急性脑水肿临床诊断的主要指标和次要指标各5项,具备1项主要指标及2项次要指标时即可诊断。枕骨大孔疝:在颅内高压临床表现的基础上先有或无小脑幕切迹疝的表现,瞳孔先缩小后散大、眼球固定,中枢性呼吸衰竭发展迅速,短期内呼吸骤停。

……
——《儿科治疗药物的安全应用》
书名:《儿科治疗药物的安全应用》
栏目:儿科治疗药物的安全应用 > 第二十二章 儿科急症与危重症治疗药物的安全应用 > 第五节 脑水肿与急性颅内高压综合征
作者:李德爱 陈志红 傅平
参编:陈湛芳,马海燕,吕宏宇,李毅,常红
页码:1141-1142
版本:1
出版时间:2015-03-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