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止血机制包括血管机制、血小板机制和凝血机制三部分。根据止血、凝血障碍主要发病原理,出血性疾病可分为三大类:血管壁缺损性出血、血小板数量与质量异常性出血和凝血障碍性出血。促凝血药(止血药)是能促进血液凝固或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制止出血的药物,按其作用即可分为:①作用于血管壁的药物,可收缩血管,增加毛细血管致密度,改善其通透性,如卡巴克络(安络血)、曲克芦丁(芦丁)、垂体后叶素、维生素C及糖皮质激素等。抗纤溶药物,如氨基己酸(EACA)、氨甲苯酸(PAMBA)、氨甲环酸(AMCHA)等,可抑制纤溶酶活性。局部止血药物,如凝血酶、巴曲酶及明胶海绵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