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3﹒非免疫机制假变态反应类型

过敏样药物反应不是由免疫机制介导,而是由以下几种方式的非免疫机制介导,故称为假变态反应。这可能由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对阿片类中某化学基团特异性的敏感以及放射对比剂的高渗透压所致。药物直接作用于靶器官或休克器官:这种方式的假变态反应是药物对效应器官的直接作用所致。例如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Captopril,巯甲丙脯酸)用于高血压病患者可产生斑丘疹、血管性水肿、甚至严重的过敏样反应,可能由于增大组胺释放、抑制缓激肽分解,以及影响前列腺素与P物质的代谢。阿司匹林与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诱发的哮喘可能由于增加白三烯的产生与组胺的释放。

……
——《药物不良反应》
书名:《药物不良反应》
栏目:药物不良反应 > 第二章 药源性疾病 > 第7节 药物变态反应
作者:孙定人 齐 平 靳颖华
参编:孙定人,齐平,靳颖华,李勇,杨锋
页码:0
版本:3
出版时间:2003-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