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的心电散点图

 1/9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本图出自《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的心电散点图》

 正常窦性心律

正常窦性心律

 窦性心动过缓:上图为1小时的心电散点图,图形分布于45°线远端,呈棒状。

窦性心动过缓:上图为1小时的心电散点图,图形分布于45°线远端,呈棒状。

 窦性心动过速:图为1小时的心电散点图,图形沿45°线分布,横、纵坐标轴的位置在400~700ms之间,相对应的400~600ms之间为心动过速的散点,而在600~700ms之间的散点为正常心率。下图为相应片段心电图,24个RR间期,平均451ms,变化范围443~457ms。相邻两RR间期差值最小为0ms,最大为5ms。可见窦性心律过快时,节律相对较规整

窦性心动过速:图为1小时的心电散点图,图形沿45°线分布,横、纵坐标轴的位置在400~700ms之间,相对应的400~600ms之间为心动过速的散点,而在600~700ms之间的散点为正常心率。下图为相应片段心电图,24个RR间期,平均451ms,变化范围443~457ms。相邻两RR间期差值最小为0ms,最大为5ms。可见窦性心律过快时,节律相对较规整

 窦性心律的心率变异性降低:图为1小时的散点图,图形沿45°线分布,长轴较短,其横、纵坐标轴的位置在600~780ms之间,其短轴也较短。下图为相应的截取的片段心电图,17个RR间期,平均622ms,变化范围613~626ms。相邻RR间期差值最小为0ms,最大为12ms。可见心率的整体变化范围窄,瞬时变异性亦低

窦性心律的心率变异性降低:图为1小时的散点图,图形沿45°线分布,长轴较短,其横、纵坐标轴的位置在600~780ms之间,其短轴也较短。下图为相应的截取的片段心电图,17个RR间期,平均622ms,变化范围613~626ms。相邻RR间期差值最小为0ms,最大为12ms。可见心率的整体变化范围窄,瞬时变异性亦低

 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不齐

窦房结功能的“纵向”分离:图为1小时的散点图,右上图是其示意图,沿45°线分布着两个棒状稳态吸引子图形,分别由两种窦性节律形成,其交界处附近的加速区和减速区各有一个由两种节律交替形成的非稳态吸引子图形,减速区吸引子表现由快节律转向慢节律,一短一长的两个RR间期,长的RR间期为温醒的节律。下图为相应的片段心电图,总共10个RR间期,前5个RR间期为一种窦性心律,频率周长在789~890ms,平均847ms;后5个RR间期为另一种窦性心律,频率周长为1149~1238ms,长1450ms和1302ms为温醒节律

窦房结功能的“纵向”分离:图为1小时的散点图,右上图是其示意图,沿45°线分布着两个棒状稳态吸引子图形,分别由两种窦性节律形成,其交界处附近的加速区和减速区各有一个由两种节律交替形成的非稳态吸引子图形,减速区吸引子表现由快节律转向慢节律,一短一长的两个RR间期,长的RR间期为温醒的节律。下图为相应的片段心电图,总共10个RR间期,前5个RR间期为一种窦性心律,频率周长在789~890ms,平均847ms;后5个RR间期为另一种窦性心律,频率周长为1149~1238ms,长1450ms和1302ms为温醒节律

 窦房结功能的“横向”分离:图为1小时的散点图,右上图是其示意图,可见散点呈团块分布于45°线两侧,比较对称,从整体上看图形中部向两侧膨出,其实是两个相互有一定重叠的吸引子图形,由“分离”的“窦性并行心律”形成。下图为相应的片段心电图,14个RR间期,平均747ms,变化范围717~871ms。相邻两RR间期差值最小为2ms,最大为219ms,因此瞬时心率变异性有时最大,而节律及不规整不能用窦性心律不齐解释,推测系窦性并行心律所致

窦房结功能的“横向”分离:图为1小时的散点图,右上图是其示意图,可见散点呈团块分布于45°线两侧,比较对称,从整体上看图形中部向两侧膨出,其实是两个相互有一定重叠的吸引子图形,由“分离”的“窦性并行心律”形成。下图为相应的片段心电图,14个RR间期,平均747ms,变化范围717~871ms。相邻两RR间期差值最小为2ms,最大为219ms,因此瞬时心率变异性有时最大,而节律及不规整不能用窦性心律不齐解释,推测系窦性并行心律所致

 窦性早搏和窦性逸搏:左上图为1小时的散点图,彼此平行的五条“直线”,其中两两关于中间一条对称,均为细短的棒状。

窦性早搏和窦性逸搏:左上图为1小时的散点图,彼此平行的五条“直线”,其中两两关于中间一条对称,均为细短的棒状。

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的心电散点图

心电散点图

心电散点图临床应用

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的心电散点图

TSU.TW 天山医学院 医学图片大全

在线医学第一站 免费专业的医学知识库

建议:TSUTW#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