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模型研究报告
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体生理节律既不同于周期振荡,也非完全随机,而是具有混沌特性,人体心脏是最复杂的非线性动力系统之一,其节律变化模式符合非线性的混沌动态过程。Lorenz图属非线性混沌分析方法,分别以“混沌理论之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动力气象学家E.N.Lorenz(1917—)和混沌理论的奠基者、法国数学家J.H.Poincare(1854—1912)的姓氏命名。因其二维图形呈散点状,又称Lorenz图(scatter plot、scattermap),也称Lorenz plot、Poincare plot、poincaremap等。它是应用计算机技术,以时间序列为动力,对长程时间间隔信号连续追踪作图的方法。混沌理论是当代基础科学中的前沿学科,与医学的结合刚刚开始。在心电检测领域中,作为混沌方法的Lorenz图伴随着计算机和动态心电图(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phy,AECG)技术的普及发展应运而生,是对AECG数据进行再利用再分析的无创伤心电检测方法。在长时间连续心电数据分析方面,Lorenz图越来越多地显示出传统心电检测方法所不能替代的特征,在心电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 ACEG数据作出的RR间期Lorenz图是将长时间心电信息集中在一枚图形上的非数字化、非线性的数据高密度,原始信息透明化表达方式。Lorenz图对RR间期变化反应灵敏,在心律失常的表达方面有宏观、简单、快捷的独特优势。目前AECG分析仪中多数都搭载有Lorenz图制作系统,只需几秒钟的时间,就可自动生成24小时心搏的图形。研究发现,RR间期Lorenz图对心率变异性、一些疑难心律失常,在某种程度上都有特殊的表达能力,但临床医师对此了解甚少,对其图形含义知之更少。因此,研究采用与AECG诊断对比,与心内生理对比的方法,系统观察临床常见心律失常图形,对心律失常Lorenz图的诊断模型进行探讨。(2002—2005年首都医学发展基金自主创新项目结题报告,项目负责人李方洁)
1 | 资料与方法一、数据来源:2002—2005年期间中国中医研究院望京医院美国DMS-5.0 AECG分析系统与美高仪NET200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用英国牛津三导联盒式记录AE...... |
![]() |
2 | 房室结不应期的测定有十分重要的电生理意义。在Af的扇形图形(体表)上推测动态AVNFRP界线的存在,这一指标有助于对Af时的宽QRS波进行鉴别诊断。因此进行体表Lorenz图与腔内电生...... |
![]() |
3 | 宽QRS波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传统的体表心电图则难以区分,尤其是Af时频发的房性心律常引发频繁的室内差异性传导,但由于P波消失,RR间期极不规则,使宽QRS波的区别诊断更加困...... |
![]() |
4 | 1997年在翁维良教授的推荐下,《心功能杂志》发表了我回国前成稿的“Lorenz图用于心律失常分析”一文。当时我拜见了时任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主任的胡大一教授,说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