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

有机磷主要通过胃肠道、呼吸道、皮肤和粘膜吸收,6~12小时血浓度达到高峰,皮肤吸收较慢。吸收后迅速分布到全身,其中以肝内浓度最高,且主要在肝脏通过水解和氧化两种途径代谢,前者使毒性降低,后者则使毒性增强。有机磷使ACh E磷酰化而失去活性,丧失了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导致乙酰胆碱在胆碱能神经突触间隙蓄积,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毒蕈碱受体(muscarinic re ceptor)结合,产生毒蕈碱样症状(M样症状)。Syndrome I MS)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与胆碱酯酶受到持续抑制,使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传导 ......

——《消化系疾病治疗学》
书名:《消化系疾病治疗学》
栏目:消化系疾病治疗学 > 第九篇 中毒治疗药物 > 第十三章 有机磷中毒
作者:杨冬华 陈旻湖
参编:侯晓华,唐承薇,文卓夫,方驰华,王立生
页码:1217-1218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