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通常情况下按其发生的进程划分为3个阶段,将灾害尚未发生前需进行灾害应对教育和培训的时期称为“防备期” 。将灾害发生时及灾害发生后的阶段称为“应急处置期” 。社区护理人员在“应急处置期”应及时评估灾情、快速做好准备参与灾害救护。灾害所波及的人群几乎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其中70%的人可以通过自身所具备的应付策略自然恢复,而高达30%的人群,将从灾害后几天到几十年,陆续出现不同的症状,对受灾人员和施救人员来说均是如此,因此灾后的心理救援不容忽视。在转送伤员途中,应密切观察伤情,注意其呼吸、心率、脉搏 ......